发布日期:2025-06-24 01:52 点击次数:113
1946年6月7日东北休战后,东北国民党军为了巩固已占点、线, 进而达成面的占领,一面在已占领区内积极收编土匪,强征壮丁,扩充 军队,建立政权,借以加强反动统治;一面不断向康平、法库、桦甸、梅 河口、抚顺、鞍山、海城、彰武等边沿区进行蚕食,妄图缩小东北的解 放区。
中共中央军委和东北局十分重视开展边沿区的反蚕食斗争和国民党 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,为此发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。1946年4月4日, 中共中央军委发出《关于反蚕食斗争的指示》,强调“坚持正确的政策, 采取积极的防御,寸土不让,坚决保卫解放区,给进攻者以打击”。5月 26日,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深入东北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指示,指出: “为了保持北满、东满某些大中城市,作为长期坚持东北斗争的有利的战 略基地,迫使敌人停止前进,必须立即分派干部与部队深入敌后,普遍 的开展游击战争。”5月29日,中共中央军委又致电林彪、彭真,指出: “南满、西满应注意发展敌后游击战争,破坏交通,寻找敌人弱点,消灭 敌人分散部队。'6月1日,东北局发出《关于四平战役后东北形势与任 务的指示》,指出:“应分遣精干的部队与干部深入敌人侧后广大空隙地区, 组织武工队,抓住当地群众最迫切的要求,发动群众,组织武装与地方 基干部队结合起来打击特务、土匪之骚扰,展开敌后之破袭与游击战争。” 国民党军向东北发动全面进攻后,东北局又多次发出指示,要求积极开 展国民党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,配合主力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,并规定 了游击战争的方针、作战原则。
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东北局的一系列指示,东北民主联军积极展开了反蚕食斗争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。仅1946年秋季3个月即歼 灭国民党军2196人;同时各军区部队选派得力军政干部,配合地方工作 人员,组织精干的武工队、游击队,深入国民党军占领地区,展开群众 工作和游击活动,灵活地进行合法与非法、公开与秘密、武装与非武装 的斗争。有的不仅就地坚持活动,而且利用县、区交界的空隙,采用不 同战术和方式,坚持斗争;有的地方独立团不怕疲劳,长距离迂回、穿插 于国民党军据点之间,制造声威,不断袭扰;有的几个区联合作战,互 为依托,跳跃迂回,打击地主武装;有的组织精干队伍,形成拳头,主 动出击,消灭出犯的小股国民党军;有的在其侧面和交通线上声东击西, 神出鬼没,打击其运输队,捕捉其散兵,炸桥破路,切断电话,埋设地雷, 飞行爆炸。特别是1946年冬季,各部队遵照东总的部署,对国民党军占 领区铁路实行全面大破坏,剥夺了东北国民党军利用铁路机动转运兵力 的优势,为主力各个歼灭国民党军创造了有利条件。各地区开展斗争的 基本情况是:
在东满地区,吉林省军区适时地在过去群众工作的基础上,特别是 在剿匪和反奸清算斗争胜利的基础上,先后组织大小不一的武工队,于 1946年7、8月间,深入磐石、桦甸、伊通和松花江以西活动,破坏铁路 桥梁和通讯设施,袭击小股国民党军,保护群众利益,破坏国民党军抓丁、 抽捐、派款、征粮等活动。在此基础上,军区部队为配合主力粉碎国民 党军对南满发起的战略进攻,进行了多次战斗。1947年1月8日,军区 部队收复桦树林子,歼灭第192师第584团和保安团共700人;并击溃由 桦甸出援的第182师两个营,歼灭200余人;17日又拔掉桦甸县城以北 多处据点,歼灭300余人。其他地方武装在1月7日至31日的反蚕食斗 争中,战斗30余次,毙、伤国民党军连长以下600余人,俘514人,缴 获大量武器弹药,攻克据点10余处,收复1.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,解放 130个村庄和6万多人口;2月16日至3月12日,军区部队又切断吉林 至海龙和吉林至长春的铁路线,歼灭沿线国民党军一部。
在西满地区,自1946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主力撤出四平、长春、郑家屯以后,中共辽吉省委明确提出“坚持辽吉”“敌进我进”的方针,加 强各级地方武装建设,成立武工队,并与蒙族武装组成蒙汉联军,挺进 边沿区和国民党军占领区,开展游击战争,配合主力作战。为此辽吉军 区调整与加强了各军分区,特别是第1、第2、第3军分区和哲里木盟的 武装力量,加速了旗、县蒙汉武装的建设。根据军区部署,第1军分区 以康平为基地开展活动。经艰苦斗争,建立了铁岭、法库、康平、昌图 一大片游击区,并一直坚持到1946年10月主动转移,成为辽吉地区坚 持敌后斗争的一面旗帜。第2军分区以长岭为基地,向双辽、昌北、梨树、 怀德县城周围发展。仅在长岭境内,就作战50余次,毙、伤土匪450余 名,俘300余名。第3军分区以乾安、前郭旗为后方,向农安、长春外 围发展。9月29日,收复农安西伏龙泉,毙匪250余人,俘副团长以下 500余人,击溃600余人。在哲里木盟地区南部活动的路西支队,在库 伦、彰武、阜新三角地区创建了阜北根据地。10月,国民党军向辽吉地 区发动新的进攻,先后占领通辽、开鲁、长岭等地,辽吉形势再次恶化。 为坚持斗争,中共辽吉省委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和周密部署。决定第 1军分区和哲里木盟路西支队以奈曼和库伦为基地,继续向彰武、阜新、 康平、法库等地发展。各县组织的武工队深入敌后,积极活动。第2纵队第6师奉命放弃通辽、开鲁,插向国民党军后方,10月26日,在哈尔 套歼灭国民党军暂6师第18团1个营460余人。到1947年春,全区已 有12个县、区的武工队胜利地执行了各项斗争任务。蒙骑第1师第2团 和第2师第15团于1月间收复科尔沁左翼后旗的吉尔嘎朗,俘旗长贺见 子等400余人。2月下旬,保安第1旅和保安第2旅主动出击,先后收复 开鲁、库伦、长岭等地,歼1600余人。各地武工队还先后争取2000余 人反正。
在南满地区,中共辽南省分委和军区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和东北局的 有关指示,于1946年9月间在岫岩召开紧急战备会议,分析了整个东北 特别是辽南地区的形势,作出了坚守已有阵地,开展游击战争的部署。 辽宁军区第2军分区部队在西安、西丰、东丰、开原、清原和沈铁抚联合县三角地区,坚持游击战近一年,袭击据点68处,毙、伤、俘国民党 军3000余人。安东第3军分区的部队在抚顺、本溪、新宾三角地区,避 实就虚,打完就走。1946年底,基干第1、第3团配合第10师攻克平顶 山、苇子峪、清河城;本溪保安团和基干第1团配合第11师攻克碱厂、 田师付、小市,共歼敌2000余人。辽南独立师第1、第3团在新金县于 家屯击毙国民党军200余人,又在双塔一带歼灭地主武装80余人。独立 师第4团和复县武装在驼山击毙第552团少校副团长以下数十人;在转头 山全歼新6军1个排。第4团与第5军分区1个团在陈屯歼国民党军两 个营,毙、伤300余人,俘400余人。万福保安团和李力武工队配合第 4纵队第34、第35团和独立师第3团、炮兵团,在马家店歼新6军1个 营。新金县、区武装配合独立师第3团,在袁家屯歼新6军运输团1个营。 独立师和两个军分区及县、区武装还多次向中长路沿线的城市主动进攻, 经过百余次战斗,共歼灭国民党军2400多人。辽南游击战争的坚持和发 展,迫使国民党军不能全力向临江和向北满进犯,为配合主力抗击国民 党军的进攻作出了贡献。
1946年6月至1947年4月,东满、西满、南满经过10个多月的反 蚕食斗争和坚持国民党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,不但钳制了国民党军一部 分兵力,配合了主力正面战场作战,而且壮大了自己,保护了群众利益, 并为以后反攻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小结
东北民主联军在中共中央、中共中央军委正确方针指导下,从撤离 四平到1947年春,特别是东北暂时休战这段时间里,认真贯彻东北局《东 北的形势和任务》决议的精神,思想组织建设得到很大加强。在参加和 保卫根据地建设上: 一是动用正规部队剿匪,消灭反动的社会基础,进 一步发动了群众,为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民主联军在短期内站稳脚跟创造 了必要条件。二是充分发扬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的光荣传统,派出大批军队干部深入农村,充分发动群众,深入开展土改运动,为生 产力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,使广大农村真正成为共产党和人民军队 可靠的强大的战略后方。三是积极开展边沿区的反蚕食斗争和坚持国民 党军占领区的游击战争,进一步巩固了根据地,有力地配合了野战部队 粉碎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。
在军队建设上,部队经过整编休整,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。随着 东北根据地的逐步建成,为军队提供了数量充足的兵员,发展了地方武装, 壮大了主力部队。特种兵的组建和一批军事院校的成立,为改善军队结构、 培养干部、提高军队质量提供了条件。后勤建设的加强,保证了作战物 资的源源供应和伤病员的及时收容、治疗。这就为夺取东北解放战争胜 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建立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壮大,使国民党军夺取 整个东北的阴谋计划受到重大挫折,不仅为争取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奠 定基础,而且改变了中国革命根据地长期被国民党军包围的局面,为全 国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战略后方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沪铜主力合约收跌0.72%